816.不必有我,必定有我!_我是导演,我不比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816.不必有我,必定有我!

第(3/3)页

好长期亏损的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对许鑫而言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不做?

        不做就意味着落后、挨打。

        个人的雄心壮志与追求,此时此刻,在这些冷冰冰的金钱面前,是那么的不值一提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从市场到环境再到各方面的因素……都在告诉许鑫一个相同的答案:

        “目前,并不是一个发展特效的好时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曾经那个和你有着相同志向人,如今都开始打退堂鼓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你在这时候出来接盘?

        这不叫抄底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叫血亏。

        想了想,许鑫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投资顾问们都怎么说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建议收购。从长远来看,外包是最好的选择。建议融资控股,短时间内观望为主,前景并不明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的建议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无所谓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许鑫的话,王斯聪的语气很是轻松: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想弄,哥们就陪你弄呗。这件事赔赚其实不重要,重要的是……咱们正在做一些事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实话。

        许鑫的心里热乎乎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他也点开了自己的邮箱,从里面下载出来了自己的论文。

        滚轮一阵滑动,他找到了自己论文里的一段内容后,对王斯聪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最近不是在写博士论文么?我给你说个数据,然后告诉你我为什么会有信心哪怕它不赚钱,但也不会赔太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,你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论文的原话是:毋庸置疑,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成本每年都在不断攀升,增幅远超过通货膨胀率。根据图1中的数据显示,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间,制作成本超过1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共60部。然而到了接下来的2005年到2011年的6年间,这一数量激增至113部。(注1)

        这部分资料,是我让公司的人帮我一部电影一部电影找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我的观点是,如果好莱坞不降低拍摄成本,跑不赢通货膨胀,那么它一定会内爆。这张图一会儿我拍下来发你,你看下曲线图就知道了。它这增长过于夸张了,通货膨胀是衡量所有物品价值的根本,而美国那边不仅仅只是院线票房分成,DVD也是大头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它的回收过程太过漫长,这部分我还得请几个经济学家聊一聊。现在还没动笔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,好莱坞在08年次贷危机之后,伴随着它电影投资超过通货膨胀的增幅,在结合咱们国家作为世界工厂的吸引力……我相信,国家的命运会折射到咱们这个行业内部。未来的好莱坞,一定会有大批量的外包工程,脱离美国本土,转移到其他地方……你猜猜这个其他地方是哪里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斯聪那边先是沉默了一会儿,接着才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还用问?你都说了是世界工厂了,只要咱们这边的条件足够、政策支持,这些黑心资本家肯定把咱们当成最廉价的劳动力来做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咱们能从这些廉价劳动力上面得到的是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下,王斯聪根本就没思考,不假思索的接了一句:

        “一整套的好莱坞工业体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,便再次沉默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啊。

        特效公司最缺乏的是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模型库、经验、技术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而好莱坞的工程外包过来的话……那么,只要这家公司规模足够大,成本足够低……

        那对于这家NIKE公司而言,不就是最合适的“莆田”?

        而当“莆田”壮大到一定程度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会发生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还用问?

        自己的“鞋”啊!

        让大家下雨天不用在赤脚的一双鞋!

        而穿着这双鞋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这天下之大,又哪里不能去得?

        想明白了这一点,王斯聪只感觉自己的血压“嗡”的一下上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老许!弄了!我和你说,元旦之后咱俩去香江!这件事绝对可以搞!谢霆峰不弄就不弄,咱们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俩人的位置仿佛被调换了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王斯聪也忘了本来一开始就是他打电话喊许鑫去香江。

        许鑫也忘了本来是老王邀请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看着自己论文上的数据,答应了之后,像是自言自语一般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总得留下些什么……对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斯聪应了一声:

        “一点都没错,总得给后来者,留下些什么!”

        功成不必在我。

        功成必定有我!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,他只觉得血都热了起来!

        (注1:本节内容节选自某乎【凡影周刊】《票房不是收入的TOP  1?好莱坞大片的成本、收入与利润分析》,作者:Fan  ink。特此说明,并非原创。不过他的文章里是197部电影,时间是05年到15年。但实际上11年好莱坞产生了34部票房过亿的电影后,在第二年,就由斯皮尔伯格等人提出来过了“内爆”的行业忧虑,好莱坞开始降本增效。所以113这个数字可能并不准确,但也相差不多。大家勿要较真哈。)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完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yourenxs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