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6章 盛宴_灭元1399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716章 盛宴

第(1/3)页

虽然增加了一万精锐部队,但是海山仅以此镇压大都周边的不稳定因素。想要恢复大元朝曾经的荣光,只靠军队已经解决不了问题。

内政,必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。

大量的汉人官员被提拔,乃至大肆封官授爵。中书省、枢密院、御史台一时之间出现了许多的一二品高官。一些王公贵族,甚至连驸马都被封了“一字王”。

海山试图以此凝聚人心,却不知官爵封得越多,却会让越多的人感觉到不平衡。

有人感觉到了中兴的希望,有人则认为这是在倒行逆施,将会让大元国彻底脱离蒙古人的传统而走向灭亡。

其中反对声最大的是海山的同胞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。

为了安抚自己这位摒弃了汉名“寿山”的亲弟弟,海山不仅立其为太子称“皇太弟”,还将中书省交由寿山兼领。

于是,大批蒙古老臣,包括离开怯薛军的月赤察儿与原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,全都投入寿山麾下。

中书省由此几乎成为一个独立的小朝廷。

无奈之下,海山又设尚书省。以崇尚儒学的哈剌哈孙为丞相,负责新钞的发行。

作为皇帝,海山是个相当努力而且很有抱负的皇帝,但是努力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成功。

如明末的崇祯。

一套组合拳下来,朝廷财政不仅没有任何的好转,反而愈加惨淡。

新钞发行半年之后,再次宣告失败。因为没有一个商人,愿意承担新钞贬值的风险而接受“至大银钞”。

蒙古官员与汉臣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。忽必烈都未能解决的问题,对于海山而言,同样是一道根本无法逾越的鸿沟。

以寿山为首的中书省与聚集了大批汉臣的尚书省之间的矛盾,甚至超过了当年的安童与桑哥。

朝廷,在海山的努力之下,从一盘散沙变成一堆永远也聚不起来的沙末。

……

三年来,日月岛部除了彻底消化高丽所剩不多的资源与人口,进一步围困日本,大肆扩建南洋各岛国的基地,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yourenxs.cc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